2008年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反思主流理论框架的缺陷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,西方许多国家的宏观政策框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因此原有的“共识”、“规律”不再适用,需要对现有宏观分析框架进行调整。
一、分析框架的重要性
宏观分析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一直饱受诟病——由于理念和分析框架的不同,不同经济学家对同一经济现象的解读甚至会大相径庭。经济学是社会科学,与自然科学有两点重要不同:
- 没有条件去做受控环境的实验以验证理论,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。
- 研究的是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,因此许多规律会因受社会主流观念、思潮的影响而变化。
以金融危机为例,主流框架之所以忽视温和通胀背后的泡沫风险,是因为此前人们饱受1970年高通胀之苦,认为保持温和通胀是经济平衡的重要指标,甚至是唯一指标,从而形成了这一共识。
宏观经济框架有不同的流派,难说有绝对对错之分,因为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,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关注点都会转移。本书新框架的目的是抓住当前主要矛盾,以对经济作出正确的预测,这需要框架有对经济主要部门间关系和驱动机制的理解。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正确解读当下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:
- 增长放缓是结构性的还是周期性的?
-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会推高通胀?
-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?
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有两个重要的维度:
- 需求和供给
- 长期和短期
二、需求和供给
基本概念
- 总需求:消费,出口,投资(固定资产,存货变动)
- 总供给:产品+劳务(国内生产GDP,国外提供)
- GDP=消费+投资+净出口,体现了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。
需求面三驾马车分别受以下因素影响:
- 消费:居民收入、财富
- 投资:利率、融资条件、利润增长
- 出口:汇率、外部需求
供给面生产三因素:
- 劳动力
- 资本
- 全要素生产率(技术进步、管理效率等无形投入)
短期时点如何判断供需哪个在左右经济波动?如果总需求增长快过总供给,物价会上升,导致通胀加剧,增长不可持续;如果总供给增长过快,物价会低通胀甚至紧缩。但价格有滞后性,对判断供需相对重要性有较大不确定性。
如何判断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?从需求和供给出发可能导致不同结论:
- 中国人均消费和资本存量有很大增长空间,意味着未来消费和投资扩张较快。
- 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,环境污染和资源限制,约束经济供给能力增长。
此时需要分析驱动需求和供给的力量,哪些是短期、哪些是长期的,只有长期驱动力量影响才是持续的。
三、长期和短期
总供给包含:
- 劳动力:人口总量、人口结构(变化缓慢)
- 资本存量:投资减折旧(每年增量相对多年积累占比很少)
- 全要素生产率:受技术进步限制增长速度不会很快
因此供给面增长是相对平滑的,除非有突发的天灾人祸影响生产,但通常影响也是短期的。
影响总需求三架马车的因素:
- 消费:收入,资产价格,未来信心
- 投资:融资条件,利率,对未来预期
- 净出口:外部需求,汇率
资产价格和对未来预期短期波动都可能很大。
因为供给变化缓慢、需求短期可能波动,所以宏观分析中通常把GDP的短期波动视为需求拉动的结果。“长期看供给,短期看需求”,但长期和短期也相互交织,短期需求通过改变供给面因素从而影响长期增长。下面举例两则:
- 我国宏观政策操作的长期和短期效应。我国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进行。财政政策拉动短期需求增长,但因为其低效率,占用了资源影响私人部门发展,在长期是不利于经济增长。
- 发达国家面临长期和短期的两难选择。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债务总额占GDP比大幅上升,面临很大财政紧缩压力。需要平衡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债务可持续性。
如何平衡短期与长期、供给与需求是金融危机后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。接下来回顾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的演变和最新发展。
四、两大主流学派的盛衰
宏观经济学理论可分为两大主流学派:
- 古典经济学: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、稳定性。所以政府的干预是有害的。
- 凯恩斯主义:强调市场不总是有效的,在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的帮助。
4.1 古典经济学
理论支柱:
- 一般均衡论:市场供求决定商品的相对价格,且能有效配置资源(为帕累托最优)。
- 货币数量论:P·Q=M·V,货币总量决定绝对价格水平。
宏观含义:
- 供给决定需求:每年生产的产品分配到居民、企业和政府,收入最终转化为投资和消费。因此不存在“生产过剩”,资源配置也是一直有效的,甚至失业也是人理性权衡的结果。
- 货币中性: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,货币供给超过需求物价后果上升,但这只是价格水平的变化,不影响实体经济。
实证与破产:
- 实证:16世纪欧洲得到美洲黄金后,物价明显上升。
- 存疑:对18-19世纪多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以发明进步、乐观主义进行解释
- 破产:1930年代大萧条,生产严重过剩,失业率大幅上升。不能认为是资源的有效配置。
4.2 凯恩斯主义:市场不总是有效
理论支柱:
- 总供给理论:总供给为满足总需求所需工人数,总需求是住户和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总支出,总需求决定总供给。
- 流动性偏好:货币有储值功能。对未来不确定时,人们倾向于持有货币而非风险资产。这导致利率上升、投资疲软,因此货币短期内对经济不是中性的。
宏观含义
- 有效需求不足时,政府应提高支出来弥补私人部门需求不足。
- 利率高企时,央行应增加流动性供给,如购买短期国债,甚至长期国债和其他风险资产。
实证与破产
- 美国1940年代政府开支大幅增加,带动经济强劲复苏。
- 菲利普斯曲线证实总供给理论预言的“失业率-工资增长”呈负相关。
- 1960年代后期增长与通胀关系开始变得不稳定,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概念。
- 1970年之后,西方国家出现严重的滞涨,宣告凯恩斯主义破产。
4.3 新古典与新凯恩斯经济学
理论支柱
- 实质商业周期:一般均衡+理性预期假设,
- 新凯恩斯经济学:市场体系中有一些摩擦。其中“价格不能及时变动”是一个重要假设。
宏观含义
- 逆周期操作:货币扩张对实体经济只有短期影响,长期只能导致通胀。货币政策应主要控制通胀。
五、主流分析框架
金融危机前宏观分析框架以新古典与新凯恩斯经济学为主。
5.1 主要工具
- 总需求曲线:GDP短期波动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,如利率、资产价格、外部需求、汇率、财政政策。
- 长期总供给曲线:潜在GDP增长与其影响因素(资本,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)的关系。
- 短期总供给曲线:CPI通胀与总需求压力、短期供给冲击之间的关系。例如总需求压力加大,拉动通胀上升。
- 货币政策:货币操纵标的与调控目标的关系。例如通胀率超过预期后,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来进行货币紧缩。
- 财政政策:财政操纵标的与调控目标的关系。例如通过赤字来进行财政扩张,提升总需求。
5.2 主要思想
总需求+短期总供给反映凯恩斯理论。短期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动能,所以当需求超过潜在供给时通胀就会上升。货币政策通过改变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、资产价格甚至汇率,使得人们在财富效应下对消费进行取舍,达到影响消费、投资和出口的效果。
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非常重要。其描述产出缺口与通胀间的取舍关系,也称菲利普斯曲线。两者之间的弹性系数为“牺牲率”,即为了降低1%的通胀需要牺牲多少经济增长。货币政策的信用度越高,牺牲率越小。
长期总供给曲线反映古典经济学思想。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取决于供给面,和需求端(包括财政政策)无关。潜在增长率对应自然失业率概念,估算自然失业率也是宏观分析的重要方面,影响逆周期调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货币政策的中心是将通胀控制在温和水平,并降低波动。在货币政策机制上,央行独立于政府,从而提高信用度,降低牺牲率。在货币执行上,约束央行行为,并引导市场预期。货币政策的操作标的发生过变化:
- 20世纪70-80年代,受弗里德曼货币学派的影响,操作标的为货币总量。与货币数量论不同,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变动短期不是中性的,因此主张央行维持稳定的货币增长。
- 90年代之后,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定义货币总量变得困难,央行转而操作短期利率,通过影响长期利率、资产价格等改变通胀。
财政政策在这一框架下的作用受到质疑。短期的总需求刺激被认为既没有效率还挤压私人部门增长。包括IMF在为政府提供贷款时也强调财政纪律。
5.3 政策效果
新古典和新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领域产生了超出宏观政策的影响,带来了一股自由化浪潮。
- 减少政府干预:里根政府的结构改革改善供给潜力、撒切尔夫人国企私有化。
- 贸易自由化:资本账户开放
- 金融自由化:美国1999年放开了对银行、证券、保险业务范围的边界限制。金融市场大幅扩张,最终导致金融危机。
1980-2000年西方经历“大缓和”时期,通胀大幅降低,经济增长处于高位。新古典和新凯恩斯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,成为主流学说,但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了“大缓和”。
六、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
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,各项措施大有凯恩斯主义回归的样貌:
- 政府:援助金融机构,减税
- 央行:降低短期利率,购买长期国债
- 监管:金融监管、宏观审慎操作
但与1940年所处环境不同,高企的政府债务限制了举债空间,量化宽松的有效性和通胀后遗症也使得它被广泛质疑。由于新的框架还没建立起来,因此先对当前框架在金融危机中展现的局限性进行探讨:
对资产价格变动把握不准:
- 当前框架:资产价格只是利率影响短期需求的传递渠道,不具有长期影响。资产价格波动和商品价格波动一样,长期来讲对经济是中性的。政策主要关注大幅下跌后如何企稳。
- 真实情况: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影响金融稳定性,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。
- 忽视原因:受预期、信心影响大,不好预测,同时也对资产价格产生经济影响的机制研究不够。
- 严重后果:美国房地产泡沫及破裂之后的冲击超出了短期影响。
对货币信用周期不够重视:
- 当前框架:银行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过程总是有效的,因此货币、信用的总量是利率的内生变量,没有独立的影响。
- 真实情况:货币信用有独立于短期需求、长期供给周期的规律。金融中介也不总是有效的,货币和信用的总量有自身独立的指标意义。
对制度变化造成的规律改变缺乏重视。
- 当前框架:短期利率调控总需求。
- 真实情况:短期利率接近于零时,已失去操作的有效性。调控手段变为直接购买长期国债或其他风险资产。
- 忽视原因:新工具的传导机制不清。
因此在本书的讨论中,我们试图在主流宏观框架的基础上,结合资产价格和货币信用周期的分析。此外还关注三十年来制度变迁带来的增长和结构变化。
另一条主线是人口结构变化。人口变化缓慢好预测,但其影响却会在长期积累后短时间释放。分析显示西方国家的大缓和、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都一定程度和人口结构的变动有关。与主流宏观分析局限在劳动供给不同,本书强调人的消费属性赋予人口结构影响经济结构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