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两个数据看2022年底国内经济环境

2022年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讲都不太好过——年初开始的上海封控到年底的换届大戏,中间夹着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动荡,还有美联储一次比一次高的加息,都在一下下捶打着本不稳定的经济。国内就业形势究竟多严峻,我已在去年的文章1中讨论过了,那么今年的情况会是怎样?笔者打算从两个角度谈一谈:

  1. 房地产一直是经济的重要支柱,那么今年的楼市究竟冷热如何?
  2. 政府投资拉动经济是许多地方重要的发展模式,那么今年及以后政府投资还能继续吗?

1. 新增房贷的断崖式下跌

前段时间10月社会融资数据出炉2,各大官媒和大V变着花样地放彩虹气,烘托出整体经济稳中向好、韧性十足的氛围。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量同比走弱。

什么是“住户中长期贷款”呢?中长期贷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贷款,借款人的贷款目的主要出于进行基本建设、技术改造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,或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,如购买住房、汽车等消费活动的需要。作为贷款主体的住户,通常就只有买车买房需要中长期贷款,而购车款相比于购房款其体量又小不少,因此可以认为“住户中长期贷款”主要反映了居民部门新增的用于房地产的贷款。

图1. 2021年初到2022年底住户中长期贷款月度增量

可以看到进入2022年之后,住户中长期贷款除了1月数据比较高以外 ,其他月份缩水严重,甚至有的月份增量为负。

其中增量最少的三个月分别对应:就地过年、上海围城、一键三连。

相比于刚刚过去的2021年,2022年的贷款增量除了“断崖式下跌”没有其他更合适的词来形容了。

新增房贷的断崖式下跌意味着什么?笔者搜集了12年以来的京沪新房价格指数3,将其与新增房贷的同比增长一同画在图2中。由图2可明显看出,新增房贷的同比增长和房价指数有极强相关性,且房价变动略延迟几个月。

图2. 中长期贷款增量、北京新房价格和上海新房价格的同比增长

过去两年增长停滞已经将房价压死在水平线上了,在观望情绪仍浓的预期下,未来的新增房贷会下降更多。届时楼市迎来的恐怕会是量价齐跌,而不以地方政府的意志为转移。未来可以预见到楼市先跌量再跌价,20年以后上车的大家准备好一边贬值一边还贷了吗?

2.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

近日遵义道桥因偿还债务困难,与银行达成展期20年的惊天重组方案4,引发各界关注地方债务这头灰犀牛。有分析称现在地方以城投债为代表的隐性债务约为60万亿元5,大致相当于中国政府两三年的财政收入。由于政府投资拉动经济是许多地方重要的发展模式,一条路反复修,托起了各地GDP。那么今年及以后地方政府的投资还能继续吗?由于对于隐性的债务没有准确的数据,因此我们从有公开数据的显性地方债务入手,一窥地方债务的坑有多深,地方政府借债的潜力还剩多少。注:本节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

首先看一下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,大体来讲是债务余额逐年增长,最终在2021年超越了地方政府当年预算收入。判断一个借债主体的债务负担是否严重,应与其收支相比较。若收入多、支出少且债务占收入的比重小,则说明主体财务状况健康,反之亦然。如图3所示,地方政府自2015年起至2022年,财政收入增长了58%,但架不住连年财政赤字,债务规模从收入占比83%增长到了125%。若计算这几年来地方政府收入、支出和债务的同比增速,就可以更明显看出债务余额的超速增长(图4)。

如此高速的债务积累、每年入不敷出的收支状况,恐怕换了笔者自己,早就借不到钱了。

图3. 2015-2022地方政府收支与债务余额

图4. 2016-2022地方政府收支与债务余额同比增速

接着仔细看一下地方政府新发债的细节。发行的债券以投资项目不同分为一般债和专项债,以发行类型不同分为再融资和新增债。在本文中不区分发债方的投资项目,只关注发行类型的区别。“再融资”通俗的来讲就是借新债还旧债,如有一个3年期债券到期,政府再发行一个3年期债券进行募资,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还债,便是再融资债券。因此真正用于当年投资和建设的只有新增债。图5展示了2015-2022年地方政府新发债券的结构,可以看到有两个特点:第一,发债额年年增长,要还的利息也越来越多。第二,2015-2017三年间再融资债券发行额度为0,但在2018年之后再融资债券开始急速增长。

图5. 2015-2022地方政府新发债结构

再融资债券发行的增长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,因为这意味着债务的拖延。并且因为它并不转化为新增投资,所以相当于每年新发债中有一部分是死掉的。如图6所示,再融资债券的占比年年攀升,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越来越靠借新还旧来维持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地方政府债务的平均利率也在节节升高,意味着借款难度逐年增加。

图6. 2015-2022地方政府债务平均利率、再融资占比

新冠抗疫三年以来,因不可预测的疫情和严厉的封控政策,再叠加全球去杠杆周期,国内经济已经被折腾得奄奄一息,由于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土地财政也基本熄火,未来几年的收入预期大幅下降。那么地方政府债务究竟怎么办,以笔者的浅见,大概有四种办法:忍,炸,赖,拖。

  1. 忍:开源节流。招商引资、扶植生产企业以提高税收收入、减少不必要开支,削减公务员福利。可常言道由俭入奢易,由奢返俭难,地方政府已经过惯了富裕日子,能够勒紧裤腰带吗?而且债务是上一任留下来的,继任者肯定不甘心替别人擦屁股。这一办法虽然对社会来说是最好的软着陆方式,但需要政府自己过苦日子,从人性和政府一贯作风来看,除非被中央按着头干,否则采用这一办法的概率为零。
  2. 炸:地方政府宣布财务破产,一次出清债务。这一方法的好处是债务一次出清,之后的政府可以轻装上阵。但坏处是打破了政府债务刚性兑付的信心,以后借钱会更难。更为严重的是,这会极大损害政府在平民心目中的形象,这对一个威权政府来说意味着毁灭。所以即便地方政府想要破产,中央政府也绝不会允许。这可能成为中央-地方博弈的一个点,但不会真的发生。
  3. 赖:大力印钞,制造通货膨胀,洗劫国民财富。由于大多数借债是人民币债务,所以存在用多发货币形式赖掉债务的机会。货币发行权在央行手里,而央行不独立于政府,所以中央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。印钞带来的通货膨胀可能会让国民怨声载道,但是由于现在超稳的威权统治,大家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。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,也是对所有人最坏的选择。其结果会是高速通货膨胀,国民财富被稀释,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。如果再遇上战争,人民币有变金圆券的可能。
  4. 拖:继续借债,相信后人的智慧。可是能拖多久呢?拖到最后还是只能选择前面三种办法,并且场面会更加惨烈。

那么地方政府债务的出路究竟是硬着头皮借更多的债拉动经济,还是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,只能看肉食者的选择了,但不要对他们期待过高。作为时代惊涛骇浪中的一名普通民众,恐怕接下来几年里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自己手里的黄金和美金了。

Reference